**
编辑千头万绪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到今天,离校回家也算有大半年了。这些日子以来,有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忍不住写些什么,离京的那天、离职的那天、跟娄总和大家吃完饭回来的那天、看完老丁的那天,但我都没有动笔。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拖些什么,似乎打心底里认为,动笔是无意义的,因为知道下笔也写不出来任何东西,沉浸在失去述说能力的自我诅咒之中,麻痹于言不尽意的自我暗示里。
多少有些羞于暴露自己的心境,懒于回顾自己的生活,害怕一旦回头望去,自己不过越走越深,毫无逃离的可能。但实际这不过也是一种自我麻痹,现在想想,或许当时多回头看看说不定就能够拉自己一把。
离京的那个上午,子宜帮我拉着行李箱,送我进西站。那时我急于逃离这座城市,心想着回到家一切便会有所转机。站在扶梯上回望的时候,他久久站在那里。脑袋里想到前一天的对话,便觉得残忍又苦闷。在动车上三番五次想到要如何写一篇文章来记录那段忙乱的生活,还准备美其名曰《离京后记》,可到家便迅速将其抛之脑后。
之后便是搬家,傻傻地投简历,阴差阳错被录用,度过三个月忙碌劳累的工作生活。深感疲惫后意欲离职复习,但却未能如意。居家三个月,再度沉沦,每日不是读些闲书便是将天光浪费到游戏上,三天打鱼半月晒网。到头来毫无进度,焦虑又起,挨到如今。说经历颇多到也是事实,但说毫无长进亦是如此。
若说前几年尚有些追求,如今却已是深感疲惫。
所谓的人文理想在经济效益面前毫无话语权,虽言教育,实则只为切近俗众口味,以期多些销量,多些码洋。建议无意义,提出亦不会被采纳,但仍要不断地提,不断经历期望落空的过程。工作唯有加班加点赶进度为上,人手不足,时间来凑,随已强于大厂,但仍旧无可避免。想法被视为单纯甚于可笑的无价值,换言之于大众口味无关则应被摒弃,一改再改,一毙再毙,最终只为形塑“适合”的机械选稿标准。销量至上、效益为王已然是不可更改之事实。
曾经的目标现在看来也无甚意义,无甚价值,所谓理想也被冰冷现实浇灭。研究的意义究竟何在,人文学科存在的意义不被承认,孜孜半生终会沦为身边之人的笑柄。自以为是在文章中叙写:本文以……为……,意图探寻……;看似自我赋予价值,实则只是能指的空转。为求新求异,深山老林里的文字也要扒拉出来做些词章考据的工作,并自以为乐。难在乐难为,而苦闷易得。绞尽脑汁于高等院校求得一个看得过去的分数,最终还不是一次失误便前功尽弃。殚精竭虑只为考上一个徒有虚名的研究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我,现下看来与其说是欲求上进,不如说是被逼无奈。这不过是所有糟糕选择中相较不错的一个罢了。
若果能甘于平凡而无甚烦恼,又何必离职不干。仔细想想,接下来的生活确实不过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
被裹挟于社会关系之中,日日所获皆此友人乔升top1、top2,另友人已获某老先生垂青赏识,再友人得全额奖学金升至某校,亦有友人甫毕业即得几何薪水,日日闻讯此等消息,相形见绌之感怎不萦绕心头。欢声笑语,乃鄙人实难所获。
越来越觉得无望,亦越来越觉得无力。下坠感常伴左右而无可解决,阅读越多便焦虑越多,要到看开的境界估计还有很久。
药物吃吃停停,看似有所好转实则并无改善。生活的样貌多少显得像是新写实笔下的一地鸡毛那般无趣而繁冗。
对未来的担忧似乎从未远去,近的是九月的复学,远的是考不上的焦虑,再远的是无甚意义的未来。
明明现代后现代理论的目的在于赋予人重新认知并认真生活的能力,但我似乎却仅仅接受到了其中无边无际的虚无感。大叙事的消泯带来的精神理想的失落,在这个看似欣欣向荣的时代隐伏着巨大的危机;一时的恢复便能让沉于酣梦着再多睡几宿,但到头来不过是虚妄,自然会露出起马脚。
社会的浮躁和极端化史无前例高涨,个人的二极管式发言几乎充斥在大多数议题之中。语言的滥用和堕落,新闻传媒与人们对热点的盲目追求,缺乏深度的平面化视景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时代,狄更斯的发言仍旧时不时被拿来用作针砭之言,但相较于真正理解,或许更多的人不过是为了引用而引用,就像那些毫无意义的“考八股”。“还不如过去”这种论调或许如敬老师所言那样“非蠢即坏”,但仍旧令许多人无比向往,只能说相较有意义,还是有人觉得现如今生活的虚无。
说到头来,如果一开始没有学中文,是不是这些观念就不会让我接触到,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可悲?或许吧。不过反讽的是,自己选择坚定着走向理想中的课业,但到头来却发觉理想带来的不过是痛苦和虚无,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无常”吧。
一回来就倒苦水实在是不好意思。但不论怎样写都还是会绕到这些个破东西上,可能说明除了苦水现在的我什么也写不出来。
就这样吧。
- 0
-
赞助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