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致谢及其他
编辑➡️ 写在前面: 阴雨天和烦闷焦虑的日子总容易让我不断把思绪从当下抽离出来回转到过去的时日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逝去的光景总是容易被美化。站在中景的位置上看过去才晓得它们真的是流去的沙子,一粒粒从手掌缝隙中飘散,最终再也回不去。
我这人总是做不成什么事情,心态宁静不下来,容易被新鲜事牵着鼻子跑。因此几年下来考研都是不了了之,纵然能为之找寻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总还是无法像常人一样坚定下去。想来高考也是如此。算上休学一年,如今离开学校也有两年了,这两年唯一做成的事却是这篇论文,现在想来也只能哑然。
重读这短短的致谢,不断回想起当时写下它时的心境。其实末了的展望也只是一种为了欺瞒老师们的自欺,我当时只望着这文章多少还能有些“合大众”的味道在,毕竟也是要被审查的。我草草了解未完成的论文,最终也就草草了结了自己毫无建树的四年学业。每次想到现下自己的一事无成总想起自己休学的举动,可能这才是我四年来最悔恨的事吧,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自绝于友人和同学的报应,因此每每联想至此都会很快打住不让自己再想下去。结果就是本就晦暗的人生变得更加晦暗。
好几次夜里快睡着的时候,我都突然因为担心闫老师给我写的话会找寻不到而起身打开手机。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只是突然间会紧张得从渐渐入眠的境态中惊醒。这些文字对老师们而言可能只是在一个不经意场合中说的某句话而已吧,可是每每重读,我还是会觉得有负于他和敬老师的期待。可说到底,自己最对不起的还是父母。多少还是有些难过的,即便自己不那么信任这种血缘纽带甚至对此刻意冷淡化,但还是逃不过根骨里刻印的文化基因。
即便如此,我也还是不知道自己还将沉沦到什么时候。现下也只能暂凭此文聊以慰藉片刻罢了。
时间的飞逝,身处其中之时往往不曾察觉,驻足回首才生出些感慨。平静的大学生活被疫情切割,碎散成两半,身体的情况与心境也不再如早先入学时那般硬朗、单纯。概是看透了凡事的难圆,多少有所缺憾,也看透了自己的能力并不能完成多少有些不切实际的“宏愿”,所以面对并未达到最佳完成度的毕业论文,我已不会像当初一样因抱憾而大动干戈、哭天抢地。
实际上,论文的进度一拖再拖以致最终呈现如此面目,主要还是自己的原因。闫老师自始至终均对我鼓励有加,未曾施以过多压力,每每收到完成的片段也都迅速回复,指出问题和可以补全之处。这是我想首先向闫老师表示感谢的。
其次,若非老师在定题阶段与我多次商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我想本文即便构想再宏阔,也不大可能如现在这般得到相对顺利的实施。可以说,正是闫老师的细心指导,令我得以更加切实地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谋篇布局的相关思路,明白一篇文章的关键在何处。
此外,我也想向在期末百忙之际仍抽出时间阅读我不成熟的论文大纲,并给出我具体修改意见,和我一起回顾九十年代的冷霜老师表示感谢。在开题报告会上,冷老师给出的意见也令我在后来调整论文架构的过程中颇受启发。同样需要感谢的,还有专门提供给我文献资料并为我大胆想法给予鼓励的敬文东老师,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相关资料在写作中未能得到采用,但我相信它们也会在我今后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提供重要帮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辅导员张英老师与我的好朋友娄佳琪。如没有张老师在假期对我精神状态和写作进度的关心,我想最终的完成度还会受到一定的折损。而“楼主”,在北京寒冷的冬日与我探讨相关的文学问题,使我不再感到自己只是孤身一人向“险峰”攀登。
至今回想起去年冬夜与闫老师的对谈,虽然有恍如隔世之感,但仍旧令我备受感动,那无疑是我复学后为数不多的温暖时光。我原本以为,多年浸淫其中,伴随同班好友的离去,我对这片校园已不再抱有过多热望,但现实往往难遂人愿。随着毕业之钟渐次敲响,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终于将要踏上一条不再具有归程的行路,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状,我仍然感到自己的无力,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相似之处令我与“后先锋”们惺惺相惜。
在一篇随笔性质的文章中,我自称写作的目的并非要为他们“翻案”。确实,经过四年多的学术规训,我深知自己在行文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个人情绪的渗透,以便达到客观。而通过本文的论证,我也发现,“翻案”或许从一开始就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的创作水准与确实未曾达到“经典”的高度,不被文学史所重视,是一种自然的结果。然而我却总是隐隐地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难过,或许是因为自己确实与这批作家有着某种刺痛般的感同身受,我才无法如以往那般轻易放下这个“研究对象”,或许,从一开始的无意中相遇到如今的“抓住不放”都不过是为了表明这些已然被历史尘封的故纸堆仍然有人能够共情。尽管“后先锋”中的大多数如今已经离开文学,甚至已然物是人非,但我想,假使仅有一人能够理解,这些文本就未曾“死亡”,这些曾经的作家也仍能收获些许慰藉。
在某些时刻,我多少能够感受到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的矛盾之处:当我出于热爱将此作为志业之时,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实,这份热爱还能支持我走到多远?以及,于我而言,作品到何时,在何种状况下终会在麻木中沦为一个“研究对象”,而再不复有最初叩开文学之门时的那种感动?我想,以我现在粗浅的学识与阅历,这些问题还很难回答,但我仍抱有一种真诚的希望,即有朝一日我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言以至此,终将告别,不仅是(暂且)告别这篇“未完成”的论文,也是告别一段时光。怀抱感恩之心重新启程,无论前方天光如何,或许都将会有别一番风景。
闫老师当时看完后的回复:
圣晨,第三部分我看完了。相比前期刊场和批评场,这一部分是有点简略,但我看后很满足。这一部分较此前部分似更敢于下判断,清晰有力,我觉得触及到90年代后期作家场的症结。很感兴趣文中提到的理想主义和虚无的问题,以及与之联系的“断而未裂”的状态,还有对多元表象的揭破等等。理想主义和虚无确实有一个90年代的起源,这几个问题也延续到当下。我现在有点明白贺照田他们这些经历过90年代的学者讨论理想主义的问题意识了。以后有机会这个问题可以深入讨论。
很高兴你完成了第三部分,肯定克服了不少困难,不容易,辛苦啦。这部分很好,谈不上缺憾,即使觉得是缺憾(没有“详述”)也可看成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一点纪念(就像你说的,是对破除完美执念的纪念)。以你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以后肯定能弥补这个缺憾。已经尽力,很好了,随它去吧,现在不用想了。未来若从事学术研究,我相信你能一定能作出可喜成绩。这篇论文显示出很好的研究潜力。其实一篇论文“上手”、写得规范不难,难的是“文贵有气”,“气”不是无理性的意气,而是“元气淋漓”之气,元气中有己,有热情。这篇文章扎实,说理明晰,有元气,涵纳了自己的问题和关怀,这个很宝贵。确实,当了一个专业的研究者之后,面对文学作品,那种最初的感动往往被消磨殆尽,行文无气,背后也无关怀,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想到我当年写硕论和博论的情景:翻阅那些发霉和落满灰尘的旧报刊,枯燥无味,一点点组织材料搭建一个话语世界,写完之后又觉得写得不好,各种不满意;还有,扎在一个问题中那么长时间,以致写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再碰、再想那个问题。现在虽然仍觉得没写好,但却发现那段时间可能是一生中最心无旁骛,能安下心来读书思考做学问的时光。我想若干年后你回想这段写本科论文的时光,肯定不会是遗憾,而是尽力而为的欣慰。
内容上我就不说了,很充实。整体上是硕士论文的规制,不论论述还是文风,都很成熟。你提到的第一二部分的“详见”问题,同意你的意见。后记写得好啊,读后也很感动。很惭愧,实际上我对90年代文学特别不熟(90年代文学目前研究极为不充分),主要还是靠你自己完成的,我就大面上看看。教学相长,借助你的论文,我对90年代文学的内景有了进一步了解。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是一次训练,自己完成也是找到学术门径的一次尝试。
希望把对文学的初心、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保持下去,有理想主义的底色和坚实的内在,以阔大的格局和心境,走出宽广的人生路。看到了你身上的光和热,也感受到身心调适后的成熟踏实和沉稳。未来可期!
- 0
-
赞助
-
分享